Search

【失智症:不只防範,亦要認識與關懷】
曾經,我們也認為老化是離自己很遙遠的現象,直到跨越了...

【失智症:不只防範,亦要認識與關懷】
曾經,我們也認為老化是離自己很遙遠的現象,直到跨越了中年的分水嶺,那些看似與己無關的「老年議題」,漸漸地成為我們在意、關心甚至擔憂的未來之一。
而其中「#失智症」經常與老化被誤為一談,它 #並非正常老化現象,#而是一種疾病(非單一向,為症候群),除了記憶力減退,還會影響到各方面的認知能力(如語言、思考或判斷能力等),並且可能出現幻覺、干擾行為、個性改變等,嚴重至影響正常生活與社交。(參照台灣失智症協會: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About/IsntDementia)
  
  
📍在《台灣失智症協會》去年九月的新聞稿提到:「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「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:對失智症的態度」,揭示收集近7萬份問卷、橫跨155個國家的最大規模調查結果。台灣將近5000人填答問卷,人數在亞洲排名第一。調查結果發現,相較於國際平均值,台灣有較高比例認為現行有充足的失智症服務,但也有較高比例認為醫療照護專業人員忽視失智者。」
(原文址: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Messages/Content?Id=1044)
  
  
一直以來存在的失智症,不只被汙名化,也會因為人們對失智症有所偏見,或者醫療照護的專業人員識能不足、刻意忽略,而使得失智者本身與照顧者面臨孤立無援的處境。
以失智者面對當前防疫為例,許多有失智症長輩的家庭,都面臨諸如此類的問題:長輩不願意戴口罩、很難配合;很想出門卻無法出門,於是長輩的情緒變得更加憂慮焦躁,難以安撫等等。
不僅有失智者聽不懂指示的問題,更有一方無法引導、很難不指責等諸多困擾,這些都是一般家庭不會注意,在社會上也很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問題,嚴格來說,更有可能會成為另一種防疫的缺口⚠
  
  
對於失智的防範未然,不只是希望人們提高警惕,更需要的還有 #認識理解,並且 #投入真正的關懷行動,失智症也不是等到有一天,自己或身邊的親友面臨同樣狀況輔而重視,更不該是一種被貼上年齡標籤的議題,許多事看似「與自己無關」,卻都有可能在生命中冒然出現,令我們措手不及😢
比起僥倖,我們更期許自己:在有能力的前提之下,對社會有所回饋,也給予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角落,更多關照與察覺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